針對房價是否過高,金管會主委陳昨日表示,金管會對房價是中性看待,他個人認為避免房價炒作,包括不動產交易公開化、容積率規定及仲介業的制度改革都非常重要。
陳表示,房屋價格不是金管會關心,金管會關心的是金融機構的風險承擔,所以會從市場機制及風險管理來處理。至於自用住宅的風險權數計提,現在採取的方法是貸款成數75%以上,銀行要提列75%;如果是75%以下,只要提列25%。另外,也有一體適用45%。
陳&說,金融機構計算資本適足率,都是百分之百提列,自用住宅在75%以上以上都低於100%,而且依民眾自用住宅情況而定,這些現在就在做,沒有調過,未來會看市場的變化研究。
至於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,陳說,每年不動產交易金額達1兆5800億元,壽險公司只有400多億元,占2%左右,比例很低,說壽險公司炒作不公平,其他97.5%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。
不過,立委林炳坤和羅明才批評,金管會的說法跟財政部先前的看法一樣有盲點,房價上漲不能用投資金額比例不多來推諉,因為壽險公司得標價,對市場的震撼力太大,而且具有指標性意義,會帶動市場炒作。
陳強調,保險業對保戶有長期承諾,固定長期資產投資不動產,都要符合保險法規定。房價不是金管會的專長,但交易一定要透明化,不然市場會震盪。容積率規定及仲介業制度改革,也都非常重要。
|